|
北京市能源工作要点 空气源热泵迎机遇北京市能源与经济运行调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2015年北京市能源工作要点通知中提到,以确保首都能源运行安全平稳为首要任务,紧抓资源供给保障,全面提升能源运行综合调节水平;下大力气加快燃煤压减,着力推动能源重大工程建设和新能源发展利用,持续推进清洁能源体系建设;不断深化能源领域改革,继续完善体制机制和标准规范,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保障体系。 主要目标 1.优化能源结构。2015年,全市优质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6%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比2012年减少800万吨,压减到1500万吨以内。 2.控制能源消费总量。2015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7784万吨标准煤以内。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15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 全面加快燃煤压减 主动应对大气污染防治和全球气候变化,加快能源结构的清洁、低碳转型。全力加快重点领域燃煤设施改造,继续关停燃煤机组,加快燃煤设施清洁改造,全面推进散煤治理,确保完成;煤炭消费比2012年减少800万吨的国家考核目标和;核心区全面实现无煤化、城六区基本取消燃煤锅炉房的目标。 着力推动重大清洁能源设施建设 以核心区基础设施提升、城乡结合部治理、新城建设为重点,优化能源设施布局,解决重点区域清洁能源设施供应能力不足、分布不均的问题,提升能源设施供应保障水平。 持续优化能源结构 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大力发展能源新技术,积极探索;新城镇、新能源、新生活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的同时,着力提升居民生活用能水平。 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政策体系。一是加快可再生能源地方立法,完成市政府可再生能源法地方条例的立法审查。二是对接国家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办法,加快出台适合本市资源特征的配额办法及交易制度。三是出台分布式光伏度电补贴办法,引导技术进步,激发市场活力。 推动新能源示范区和重点项目建设。聚焦太阳能和热泵等重点领域,全年新增热泵利用面积500万平方米,新增并网光伏装机60兆瓦以上。 全力以赴保障首都能源运行安全 进一步创新能源运行管理机制。完善本市与国家部委、中央企业、资源产区和周边省市的综合协调机制,加强与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神华集团等中央企业的资源对接,确保资源总量供应。创新能源运行综合调度,协调做好煤、电、气之间的供应衔接,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增加平峰时段外调电力,尽量减少本地电煤、天然气消耗。 加快提升能源领域节能减排水平 把节约优先贯穿于能源发展的全过程,在加快推进燃煤压减的同时,不断加强能源系统内部节能管理。 强化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实行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三级双控机制,强化能评源头控制作用,建立节能监测预警机制,对能耗超标的行业和重点用能单位实行调控。 深入推进能源机制体制改革 加快能源领域改革步伐,继续简政放权,强化行业监管,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增强能源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做好;十三五能源规划编制。深入研究新常态、新定位、新目标下能源与经济运行调节工作的规律,深刻理解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区域协同的发展要求,谋划好新阶段的能源发展,集中力量做好能源规划编制。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接下来节能减排的工作将大力加强,保护环境的要求日益迫切。要点中也明确提出要推动新能源示范区和重点项目建设,聚焦太阳能和热泵等重点领域。这更是为空气源热泵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土壤。 空气源热泵无任何污染排放又具有优异的节能减排效果,被列入节能产品及新能源的范畴中,对促进低碳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多方政策的鼓励和推广中,空气源热泵面临着非常好的发展政策机遇。
|